查看原文
其他

2022年二月小结

鹭由器 鹭由器
2024-09-21


大脑善于处理故事,但似乎不能很好地处理时间。                                ——《思考,快与慢》


这是个多事的二月,数年之后,是否还能回忆起当时的心理活动呢?



持仓与交易

持仓收益

注:港币汇率为0.808,因腾讯实物分红,持仓中新增京东集团-SW。

本月交易
将账户内的现金换成了腾讯控股,买入价为425.3港币。


阅读笔记

《破解增长焦虑》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特劳特中国提到他们在给企业做定位咨询时也会考虑去投资其中的一些企业。顿时脑中闪过一个问题:分众每年近距离接触那么多的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客户,他们有没有可能投资了自己的客户呢?如果是,那以什么方式投资的呢?

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写了《梳理分众的股权投资版图》一文。

与《人心红利》不同,这是一本江南春主编的书,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全是由他本人创作完成的,内容的作者包括了江南春本人、VC、商业媒体、客户以及媒体人(有多篇胡喆的文章,个人推测此人是《沸腾新十年》的作者)。

这本书是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分众传媒的商业逻辑和成功案例,因为内容的来源于多个作者,导致本书逻辑性和连贯性不足,而且重复的内容较多。

但书中的一些故事却激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说分众是二流的好生意?

一者,引导商家做品牌广告跟劝人做价投一样,这活不好干。

价投理念需要投资者认可股票是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以企业价值为锚,在不确定的市场中走确定性的价值回归/追随企业成长之路。

品牌广告需要商家在信息粉尘化的时代,在流量红利和人口红利不再的背景下,关注人心红利,用确定性的逻辑打赢不确定性的市场。这个确定性的逻辑包含:消费者以品牌做决策,品牌的存在降低了信息成本,品牌是企业的资产,甚至,品牌是最低成本的流量。

长期主义、耐心、反人性,是两者共同的特质。价值投资在市场上如少数派的存在,同样的,品牌广告在整体广告市场占比较小。

分众2021年8月的电话会上,CFO曾说:效果广告目前占据大概6000亿的市场,品牌广告则只有2000亿,我觉得未来比较合理的是4000亿对4000亿,比较理性的市场可能是一半对一半的市场,但是这个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2021年年底的第28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广告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1年突破1万亿大关,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9343亿元。2020年中国网络广告的市场规模达7666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1202亿元,同比增长18.6%,预计202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9343亿元。

分众仅占国内整体广告份额的1.5%,要跟效果广告抢,还需要跟其他品牌广告渠道竞争,也需要不断的去影响品牌商的决策。

所以,江总一年拜访上千个客户,工作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次日凌晨两点,除了个人价值追求外,是不是也可以说明要改变品牌商的广告策略并非易事呢?妙可蓝多和Ulike的案例分享可以看出,虽然对投放效果均表示认可,但起初他们对选择分众其实是有疑虑的。

分众的业务是典型的销售驱动型,即使公司在推行销售顾问化、咨询化,从发现需求,方案策划到建立信任并达成统一,再到形成订单是中长期的过程。


二者,在价值链和权威性上,分众都不占优势。

离交易越近,价值越大。从线下大卖场,到电商平台,再到直播带货,本质上都是渠道,玩的是流量变现的生意,有流量的地方就可以形成交易,交易越多,价值越大。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4.0》中提出了5A营销模型,即认知(Aware)、诉求(Appeal)、询问(Ask)、态度(Attitude)、行动(Action)、复购(Ackagain)。分众的品牌广告主要影响消费人群的认知,与购买行为之间还有较大的距离。

传播学里有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媒介即信息”。媒介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不是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也就是说,选择什么样的媒体平台打广告,证明了我们是什么样的品牌。

品牌广告承载着品牌的价值承诺,选择不同的媒介也代表着品牌商对这份承诺的分量。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分众投放的广告主要为新品类和新消费,而央视则以成熟品类和大企业为主。

数据或许更能说明这种倾向性。根据广告统计年签数据,截至2019年,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占广告主预算比重依然高达 22%,而投放给分众楼宇媒体的预算比重仅为 1.16%。

分众这样的媒介渠道不具备权威属性,轮播的“洗脑”广告还带有令消费者抵触的商业商业意图,但正是这种线下必经场景中的强制植入,无形中影响了消费行为,也为分众带来了众多成功案例。

书中有这么个故事。

同事说:疫情期间,分众的业务不好做了。
江南春答:你有杂念了,分众不应该把营收和市值当成终极目标,价值创造远远比市值重要。

在市场环境不好时,在价值链中不占据有利位置,不具备权威性的媒体,自然会受到明显的冲击。

三者,核心的卖点贡献可观的业绩,但业绩增长逐渐接近天花板。

覆盖3亿主流人群线下生活轨迹、引爆破圈、打透生活空间,这可以说是分众的核心卖点。

引爆和打透是相对于互联网精准的效果广告而言的。在整个消费的链条上,包括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和影响者,效果广告主要面向购买者,效果广告则是放弃精准度,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广度的覆盖,尽可能影响更多的人群。

几块屏幕就可以实现对整栋楼人群的覆盖,大量布局在优质点位的屏幕联动带来的规模效应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对品牌的集中曝光,这是分众的价值所在,也是其核心卖点。

分众此前统计,投过1亿人民币以上的公司,第二年的续约率大概在95以上,5000万以上的公司续约率在84%-85%左右。但是,分众能承受的大客户数量是有限的。

在签订合同时,客户与分众约定了投放地点、时间、频度、周期,因分众可承载的广告数量受限于媒介数量和广告播放总时长/框架媒体展示天数,客户的数量并不能持续性扩大。

当中大型的客户占据了广告投放的资源和时长后,分众离业绩的天花板越来越近。要打开天花板,要么涨价,要么寻找新的市场扩大点位。

不被客户惦记、不具备行业核心优势、业绩想象空间不大,分众只能算得上是二流的生意,但先发优势、点位优势、规模优势以及较高的盈利能力,分众算得上是一门好生意。

《思考,快与慢》

理性很难,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有时让人不自觉的避开理性,但理性却又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投资,理性的重要性甚至会大于智商。


整理了书中提到的17条法则/效应/错觉,以此提醒和纠正自己的言行。


可得性法则:人通常是根据实例呈现在脑中的轻松程度来估测事情,而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和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曝光效应:重复能引发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当一个刺激的重复曝光并没有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样的刺激最终会成为一个安全信号,而安全的就是好的。因此,想让人们相信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因为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比如广告。

直觉启发法:当面对难题时,我们往往会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却忽略了 自己已经置换了原始问题这个事实。

后见之明:当我们回顾以往时,不是根据过程的合理性来评估一个判断的好坏,而是以结果的好坏作为判断标准。因而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变得过于自信,比如炒股。

联想机制:大脑的思维接收到刺激时会快速启动联想,并在大脑中扩散并形成连接,联想机制包括相似性、时空相接和因果关系三大原则。比如,人会根据已有信息勾勒出的故事的连贯性增强他们对该事物自信心。

光环效应:喜爱(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

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在随机事件大量重复出现中,注定呈现几乎必然的规律,随机事件的频率接近于它的概率。相比于大样本,极端的结果更容易出现在小样本中。

锚定效应:人们在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锚定效应就会发生。一旦你要考虑某个数字是否会成为一个估测问题的可能答案,这个数字就会产生锚定效应。

眼见为实原则:人会不由自主地去处理手头有限的信息,好像这些信息就是全部事实了。根据这些可得信息构建出最可能的故事。

有效性错觉:眼见为实带来的对某个判断的主观自信并不是对这个判断正确概率的合理评估,未来不可预测。自信是一种感觉,它能反映出某条信息和处理该信息时所体现的认知放松的一致性。

技能错觉:学到更多知识的人对自己的技能产生了一种无限放大的错觉,进而变得不切实际、过于自信。

不一致性:同近因效应,人在周围环境有微小的变化时可能会作出不一样的判断。而公式却不会有这样的问题,输入不变,输出也不会改变。

失厌恶: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


禀赋效应:得到的快乐和损失的痛苦是不对称的。当个人一旦拥有某个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关系模型我们在处于损失的情况下会选择冒险,处于赢利的情况下会选择规避。但对较小可能性的情况下及对较小可能性过分看重则会愿意为收益冒风险,对损失保持谨慎。


处置效应:人们售出自己的盈利股、保留亏损股的偏好,这被视为一种偏见,可以认为是设定了不同的心理账户,同时损失厌恶作祟。有理性的看法是视为一个整体。

以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鹭由器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